客户咨询热线:
13717655753
news information新闻动态
首页 > 新闻动态 >COD测定仪操作规范:从样品预处理到数据解读的全流程

COD测定仪操作规范:从样品预处理到数据解读的全流程

  更新时间:2025-09-08 点击量:43
  化学需氧量(COD)是衡量水体有机污染程度的核心指标,COD测定仪的规范操作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。以下为从样品预处理到数据解读的全流程操作规范:
 
  一、样品预处理:确保代表性
 
  1.采样与保存:采集水样后立即用棕色玻璃瓶密封(避免光照导致有机物分解),若不能立即测定,需加入硫酸调节pH≤2(抑制微生物活动),冷藏保存不超过24小时。
 
  2.去除悬浮物:若水样浑浊或有明显悬浮物,需用中速定量滤纸过滤,避免颗粒物干扰反应或堵塞比色皿。
 
  3.氯离子处理:当水样氯离子浓度>1000mg/L时(如海水、盐化工废水),需加入适量硫酸汞掩蔽氯离子(按比例1:10硫酸汞:氯离子),防止其与重铬酸钾反应生成沉淀,导致检测值偏低。

 


 
  二、仪器操作步骤:严格控温与反应
 
  1.校准与标定:开机后使用标准COD试剂(如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,已知浓度)进行零点与量程校准,确保仪器基线稳定(误差≤±5%)。
 
  2.加样与消解:取适量预处理后的水样(通常2-5mL)加入专用消解管,依次注入COD试剂(含重铬酸钾、硫酸银催化剂等),拧紧管盖后放入消解器,按仪器设定程序加热至150-165℃(常规方法)或165-175℃(快速法),消解15-30分钟(使有机物充分氧化)。
 
  3.比色测定:消解完成后自然冷却至室温(或冷水浴加速降温),将消解管插入测定仪比色槽,选择对应波长(通常为420nm或610nm),仪器自动读取吸光度并计算COD值(单位:mg/L)。
 
  三、数据解读与注意事项
 
  1.结果判断:根据标准限值评估水质——一般地表水COD≤20-30mg/L为清洁,工业废水排放标准通常≤50-500mg/L(依行业而定),若检测值异常偏高(如>500mg/L),需复核样品稀释倍数或重新取样。
 
  2.误差控制:全程避免用手接触消解管透光面(防止指纹干扰比色),消解时确保管盖密封(防止气体逸出影响氧化效率),不同批次试剂需重新校准。
 
  3.记录与报告:保存原始数据(包括消解时间、温度、比色波长),报告中注明检测方法(如HJ 828-2017重铬酸盐法)、仪器型号及校准信息,确保结果可追溯。
 
  规范的COD测定仪操作需紧扣“预处理-消解-比色-解读”四大环节,严格控温、精准加样、科学校准,才能获得可靠数据,为水环境治理与污染溯源提供有效支撑。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cod测定仪在工业废水监测中的应用